他乡当故乡 挂职更“挂心”——记挂职湘西泸溪县的攸县干部许彬
2025-08-27 08:40:1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株洲日报 | 编辑:皮宇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093

“爸爸你在干嘛?为什么还没给我们打电话?”

8月20日晚上9点,当5岁的小儿子打来微信视频电话时,许彬正在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合水镇埋头工作,浑然忘了和家人的约定。

许彬是攸县新市镇副镇长,一年前赴泸溪县挂职锻炼。挂职以来,他通过争资引项助推产业发展、消费帮扶打通农产品销路、为联系监测户争取政策等,迅速和当地干部群众“打成一片”。

许彬在泸溪县合水镇走访当地监测户。受访者供图

“大学生村官”湘西“再就业”

对株洲和泸溪的帮扶情谊,许彬之前有过了解,在他看来,能被选派去泸溪县挂职帮扶,既是光荣的使命,更是难得的锻炼,必须义无反顾地做好。

许彬有两个儿子,一个读小学,一个上幼儿园。爱人却笑着鼓励他:“放心去,家里有我。”

去年9月,许彬成为株洲市派驻泸溪县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队队员,到泸溪县合水镇担任乡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,主要协管当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工作,同时对镇上的晒州田村开展驻村帮扶。这让他回想起10多年前大学毕业到攸县鸭塘铺乡龙湖村当村干部的日子,笑称自己是株洲“大学生村官”来湘西“再就业”。

短短两个月,许彬跑遍全镇13个行政村(社区),掌握了各村基本情况,做到了与当地干部群众无障碍交流。

虽说有心理准备,但合水镇相对闭塞落后的条件,还是让许彬吃了一惊。天气炎热,停水时,他只能从井里打水,提上位于5楼的宿舍洗漱。尽管如此,他迅速调整状态、厘清思路,全心投入工作。

搭起“产业桥”,铺设“致富路”

如何助力当地产业发展,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,这是许彬经常思考的问题。

许彬下乡走访时发现,很多村民种植的椪柑迎来丰收,却找不到销路而积压在家。他第一时间把情况反映给时任市派帮扶工作队队长、泸溪县副县长谭泽鑫。谭泽鑫为他“支招”:“可借鉴外地成功经验,到你熟悉的攸县开展点对点消费帮扶。”

一语惊醒梦中人。许彬立马着手,通过深入走访调研,掌握了当地农特产品的价格、口碑、品控、供给水平等情况。当时元旦、春节双节将至,他将椪柑、粮油、腊制品等精心搭配,形成“新春大礼包”。

为打通市场销路,许彬多次往返株泸两地,跑大型商超、进企事业单位,最终成功拿到1500份订单。

后来一算,消费帮扶共为泸溪销售粮油2500公斤、腊制品5000公斤、椪柑10000公斤,交易金额超过50万元。他开创的“农户+公司+市场和单位”订单销售模式,也得到各级高度肯定和各方争相借鉴。

看到合水镇有油茶产业基础,许彬联想到攸县是油茶产业大县,可以搭起“产业桥”促进两地产业双向交流。

于是,许彬又开始奔走,招引攸县知名油茶企业来合水镇实地考察两次,并在当地进行茶果收购。最终,不仅实现茶果直接交易40吨,还推动双方签订了涉及茶苗供给、技术帮扶、茶果销售等多维度的初步合作协议。

把他乡当故乡,是朋友更是亲人

泸溪县合水镇晒州田村是许彬的联点帮扶村,村集体经济薄弱,全村365户1419人,接近一半的村民选择外出务工。

对村里现有的12户监测户、61户脱贫户,许彬坚持入户走访,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问题。其中有一户2024年新纳入的监测户,家里有多个孩子读书,而家庭经济只靠该村民在县城送外卖每月三四千元收入支撑。在他的多方协调下,该监测户的几个小孩都享受到了教育等方面的帮扶政策。

在油茶产业基础上,许彬不断拓展新的帮扶项目。今年6月,经过多轮对接协调,许彬帮助争取到晒州田村油茶低改项目,有望争取乡村振兴帮扶资金60万元。

挂职以来,许彬组织合水镇党政代表团到攸县调研学习“和美乡村建设”,为该镇乡村振兴工作广开眼界、打开思路。在他推动下,攸县助泸义诊、义教、义演等活动陆续开展,让攸泸两地越走越亲。工作之余,他积极参加当地文体活动,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……

株洲与泸溪,情谊深厚。对口帮扶,挂职更挂心。许彬表示,将继续把他乡当故乡,用心用情书写出更多更精彩的故事,跑好对口帮扶的“接力赛”!

责编:皮宇

来源:株洲日报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